“口碑效應”助力求職
我特別喜歡一位做市場調研的同事Fiona。有一次大家聊起畢業(yè)后的第一份工作,我才了解到Fiona也是在臨畢業(yè)時出奇制勝,利用自己的口碑找到工作的。
Fiona念的是專科,在學校時就很有緊迫感,從大二下學期起,她就開始找兼職,連超市導購員她都做過———她不挑工作,在她看來,做什么都能有不同收獲。在一次導購員培訓時,Fiona分享了她對顧客類型的劃分,給培訓講師留下了深刻印象,會后還特意來了解她的情況,還問她會否做PPT,并要走了她的聯系方式。
幾個月后的暑假,這位培訓師給Fiona打電話。培訓師說,手頭有個項目,要在當地給幾個品牌導購做輪訓,問Fiona是否愿意幫忙制作課件,并輔助演示。大區(qū)經理開出的條件比導購的酬勞只高一點,Fiona痛快地答應了。當天下午,她就買了幾本PPT書,強化技能。
項目如期結束??蒄iona也因為時間沖突,丟掉了原來的導購兼職。
當培訓師知道后,當即決定給她介紹別的兼職。果然幾天后,Fiona有了新活:數據收錄,雇主是位金融數據分析師。
據她說,這活兒是最不好干的,每天要把上萬個數據錄入EXCEL,復制粘貼,無聊透頂。有那么一陣子,她很想甩手不干了,但怕壞了那位培訓師介紹人的口碑,就堅持了下來。
干完這單活,一晃就到了大三下學期,她該找工作了。因為學歷緣故,Fiona碰了很多壁,也是在臨畢業(yè)時,她在重壓之下想到向兼職時的雇主求助。最終,金融分析師讓她以助理身份參加了一個工作坊,把她推薦給其他成員。結果,一家本土咨詢公司的老板當場就給了她數據分析助理的職位。
Fiona說,自己被A推薦給B,又被B推薦給C,兜兜轉轉一圈,工作后才明白這就是職業(yè)口碑和人際資源。
如果不向老雇主求助,就白白浪費了積攢的口碑和人脈。